1.善為政者,弊則補之,決則塞之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漢代桓寬《鹽鐵論·申韓》
  善于治國理政的人,在發(fā)現(xiàn)了弊端、問題后會立即想辦法補救,看到了漏洞就會想辦法堵塞。
  事情總有其多面性,無論是學(xué)習(xí)、工作,還是生活中,問題的存在固然讓人煩惱、憂慮,但問題也代表著前進的方向,預(yù)示著進步和提高的可能。
  所謂,好的心態(tài)、正確的認(rèn)知,加上靠譜的執(zhí)行力,總能轉(zhuǎn)危為機。
  2.凡將立國,制度不可不察也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《商君書》(徙木立信、改革變法的商鞅)
  商鞅,一個寫作中時不時會引出的人。
  上到國家的治理,下到持家,制度都是必要的。也正是因為設(shè)制度、立法治,我們才能從勝利走向勝利。
  所謂,以制度為準(zhǔn)繩,以規(guī)范謀發(fā)展。
  3.萬物得其本者生,百事得其道者成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西漢劉向的《說苑》
  尊重規(guī)律、順勢而為,世間萬物保住根本就能生長,事業(yè)符合道義就能成功。
  所謂“歷史潮流浩浩湯湯,順之者昌,逆之者亡”。
  4.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(yuǎn)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偉大的文豪蘇軾
  俗話說,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。干事業(yè)、學(xué)申論,就要向最難之處攻堅,追求最遠(yuǎn)大的目標(biāo)。
  所以,老老實實做題、寫申論吧。
  5.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: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《論語》
  讀起來似乎有點拗口,但詮釋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道理——別想著掩飾錯誤,你犯了錯,人們都能看見,但改正了,人民群眾是會接納并仰望你的。
  所謂,知錯能改善莫大焉。
  6.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,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朱熹的《四書或問》
  天下最難以把持的是內(nèi)心,而天下最容易受到沾染的是欲望。
  所謂,初心易得,始終難守。“破山中賊易,破心中賊難”。
  7.君子之德風(fēng)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風(fēng)必偃。
  【解讀】
  同樣出自《論語》
  君子之德就像風(fēng),小人之德就像草,草呢一定是跟著風(fēng)倒的。
  突出了抓好關(guān)鍵少數(shù),黨員干部帶頭示范的重要性。
  8.人不率則不從,身不先則不信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《宋史·宋祁傳》
  你不能做出表率,只會喊“給我上”,就無法讓別人聽從、跟隨。你不能以身作則,別人是不會信服的。
  所謂,正人先正己。
  9.必須先存百姓,若損百姓以奉其身,猶割股以啖腹,腹飽而身斃。
  【解讀】
  出自《貞觀政要》
  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們總結(jié)隋煬帝亡國的教訓(xùn)時說的一番話——
  治理國家,必須要先愛護老百姓,如果損害老百姓來“幸福自己”,就像割自己大腿上的肉來燒烤一樣,吃爽了、吃飽了,人也就掛了。
  所謂,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。
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			
    				金粉筆教育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聲明: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發(fā)布招聘考試信息來源于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、貴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及貴州各地市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、人民政府網(wǎng)站、教育網(wǎng)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發(fā)布招聘公告信息,包括公務(wù)員招錄考試、事業(yè)單位招聘、教師招聘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人才招聘、國企招聘、銀行系統(tǒng)、人才引進招聘等